精品推荐
当前位置: 系部首页 > 联系我们 > 精品推荐 > 正文
立时代之潮头,发思想之先声
时间:2016-05-24    点击:

一个伟大的时代,离不开思想的引领;一个伟大的国家,离不开精神的支撑。

“坚持不忘本来、吸收外来、面向未来”“一切有理想、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、通古今之变化、发思想之先声”……在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,着眼民族复兴大势,科学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,并对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要部署,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擘画了蓝图、指明了路径。

思想是行动的先导。越是面临重大的变革,越是需要用正确的思想,凝聚共识;越是需要用科学的研究,谋定未来。行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,从全面深化改革,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;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到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;当下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,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。当此之际遇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创新,更加呼唤理论创造。

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曾断言,中国的发展,必须建立在“思想市场”的繁荣之上。诚然,假如把复兴的中国比成一艘巨轮,那么,思想和理论正是那一座座灯塔,不仅标定航行的方向,更引领着复兴的航程。由此,我们才能理解,为何历届中央领导集体,一直要求学哲学、用哲学,发扬好党的这个“好传统”;也才能明白,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强调,“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,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”。原因正在于,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”。

“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,五寸之键制阖之门”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,最关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灵魂。或有人认为,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代已经过时,不具有解释力。这种论断,似是而非,还有不小的市场,值得警惕。事实上,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僵化封闭的,而是不断丰富发展的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,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内涵和外延的扩展,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之中。可以说,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,在何种时候、何种境况,都不会过时,只会发展。另一方面,繁荣哲学社会科学,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,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之所在。

思想的繁荣、理论的发展,离不开每一位有理想、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。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只要坚持立志做大学问、做真学问,大胆探索,积极进取,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定能在为祖国、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、实现价值。

文章来源:《人民网评》,作者:濂溪